品牌定位基礎(一):徹底了解心智模式
摘要
歐賽斯認為,只要是買方市場,搶占消費者心智資源,影響消費者消費者心智模式就永遠是品牌方思考的問題。本文通過梳理消費者心智模式觀念的提出,概念發(fā)展;心智模式特點;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等,旨在讓大家對心智模式有全面透徹的理解。
歐賽斯更進一步從”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“透視中國品牌傳播的實踐,找到經濟發(fā)展不同時期,品牌影響心智模式的的側重點。
正文
一、心智模式的提出
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。所謂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于我們自己、別人、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、形象和故事。并深受習慣思維、定勢思維、已有知識的局限。
心智模式這個名詞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肯尼思·克雷克(KennethCraik)在1940年代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之后就被認知心理學家Johnson-Laird和認知科學家馬文明斯基(MarvinMinsky)(1975)、西蒙·派珀特(SeymourPapert)所采用,并逐漸成為人機交互的常用名詞。
二、心智模式的特點
心智模式有以下七個特點:
1.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。
2.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論。
3.心智模式是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。
4.心智模式讓我們將自己的推論視為事實。
5.心智模式往往是不完整的。
6.心智模式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的結果,并不斷強化。
7.心智模式往往會比其有用性更加長壽。
三、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
圖1上部(實線部分)顯示的是個體學習的OADI循環(huán)(Kofman,1992),下部(虛線部分)則顯示了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。按照考夫曼的說法,個體的學習過程可描述為“見-解-思-行”的循環(huán)(簡稱OADI循環(huán)):
所謂“見(Observe)”,指的是從特定經歷中取得素材,不僅指觀察,還包括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感覺、知覺等;
“解(Assess)”是對得到的素材進行解釋、評估,加以理解;
“思(Design)”是對解釋、評估以后的信息加以總結,形成抽象的概念、理論或模式;
而“行(Implement)”則是將概念、理論付諸實踐,以檢驗概念或理論的真?zhèn)巍?
與此相對應,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主要有三種,即心智模式通過三種途徑影響個體的觀察、思考和行動,具體包括:
1.認知框架
心智模式為人們提供了觀察世界的認知框架,如同一個“濾鏡”,會影響人們所“看見”的事物。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在觀察同一事物時,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或得出迥然不同的結論。
2.思想路線
認知心理學家瓦瑞拉認為,人的認識并不是一個簡單被動地反映客觀事實的過程,而是我們經驗世界創(chuàng)造的主動過程。基于從外部世界獲取信息,我們對其進行解讀,做出合理的假設、想像,并按照特定規(guī)則或邏輯進行推論,從而做出判斷和決策。在這方面,每個人其實都有很多切實的感受。
3.行動導向
彼得·圣吉指出,心智模式不僅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,而且決定我們如何采取行動。因為在人們在成長和發(fā)展心智模式的過程中,會逐漸總結規(guī)律、發(fā)現(xiàn)模式,形成一些對世界的概括性的看法,即價值觀和世界觀,這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和行為。
四、從”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“透視中國品牌傳播的實踐
從2000年左右,中國進入買方市場階段,從”心智模式的作用機理“透視中國品牌傳播的實踐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品牌傳播試圖改變消費者心智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。
比如:
品牌知名度導向的品牌時代(2000-2010年):更側重于”認知框架“的改變,手法簡單、粗暴甚至低俗;
以價值觀導向的品牌時代(2010-2015年):更側重于”思想路線“的改變,價值觀輸導,粉絲運營。
以價值共創(chuàng)為導向的品牌時代(2015-2019年):更側重于”行動導向“的改變,如拼多多拼團,直接改變行為。